距离开展还剩:
参展申请
观众预登记
中国石油大庆炼化紧跟国家能源战略进行业务布局,推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,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,加速推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
来源:中国石油报 | 作者:石油化工设备智慧运维与检维修技术展览会 | 发布时间: 2025-08-29 | 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大庆炼化紧跟国家能源战略进行业务布局,推进资源循环高效 利用,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,加速推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——

8月25日,大庆炼化炼油三部酮苯脱蜡装置现场,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高耗低效电动机更换作业。截至目前,大庆炼化472台具备中国能效标识的高效能电动机、变压器已分批在厂区完成安装并投入运行,通过提升关键设备能效的硬核举措,切实推进“双碳”目标落地。

长期以来,大庆炼化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,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链条,紧跟国家能源战略进行业务布局,实施节能降耗长效机制,推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,积极培育富有绿色内涵的新质生产力,努力让传统炼化企业焕发蓬勃活力。

“碳”路突围

激活绿色转型“炼金术”

打通“绿水青山”和“金山银山”双向转化通道,是现代炼化产业迈向更高阶段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。大庆炼化紧抓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契机,努力提高产业链、供应链绿色化水平,用技术“含新量”提升企业发展“含绿量”。

今年3月,大庆炼化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一次性顺利开车。该项目能够有效回收合成氨装置排放的二氧化碳,利用中压低温全精馏工艺使气体液化,并通过脱重、脱轻的精馏方式进行提纯,每年可生产约6万吨高纯度液态二氧化碳产品。此举既缓解了大庆油田在开发过程中二氧化碳资源紧张的局面,又实现了二氧化碳减排和资源的循环利用。

黑龙江作为粮食大省,秸秆处理曾是“老大难”。大庆炼化与当地企业合作,将玉米秸秆和禽畜粪污转化为生物质天然气,产出我国第一滴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甲醇。通过此工艺,不仅每年可消耗约4万吨秸秆,解决农民秸秆处理难题,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,而且降低化石燃料依赖,温室气体减排比例远超ISCC要求,并成功通过该认证,摘获我国首张发酵工艺ISCC证书。

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,既要聚焦用能端的节能降碳“主战场”,又要开拓消费端的绿色转型“新赛道”。大庆炼化紧跟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,积极拓展“双碳三新”业务,在化工新材料领域加快布局,加快向“炼化生精材”产业链中高端转变。公司积极突破技术壁垒,两套聚丙烯装置连续运行400余天,创国内同类装置长周期运行最好水平,不断提高聚丙烯新材料品种数量、产能规模和产品性能。今年前7个月,公司累计生产中国电力电缆MPP导管行业唯一推荐的国产原料H2464,以及汽车专用料EP548R、EP548S等6种聚丙烯新材料产品,总产量达7.91万吨。

技改攻坚

锻造低碳发展“强引擎”

在当前“双碳”目标引领的能源变革浪潮中,大庆炼化始终将绿色发展融入企业基因,推进节能降碳改造项目,优化生产工艺,降低能源成本,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,努力探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
加热炉作为炼化生产流程中的核心耗能设备,其运行效能直接关系企业的能源成本控制与绿色低碳转型成效。在集团公司《2024年炼化企业节能节水监测情况通报》中,大庆炼化接受监测的6台加热炉平均热效率达95.47%,在受检的26家地区公司中排名第一,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。

大庆炼化持续开展技术攻关,逐台分析锅炉运行状况,制定“一炉一策”提效改造方案,对干气制乙苯装置加热炉新增复合阻蚀剂系统、低温空气预热器,对重整装置加热炉外壁进行炉体保温和喷涂处理,并利用装置大检修契机,对汽油加氢装置重沸炉、常减压装置的常压炉、减压炉等7台加热炉进行技术改造,进一步回收烟气余热。

在日常管理过程中,公司持续强化燃烧工况监测和检查,确保锅炉内保持充分燃烧;优化工艺技术指标,严格控制加热炉氧含量和排烟温度,提高燃料利用率。1至7月,加热炉平均热效率达94.17%,同比提高了0.42个百分点,8台热效率在95%以上的加热炉累计节约燃料气376吨。

绿色转型,既要萃取过往“低碳经验”的精华,又要在新能源浪潮中破译“零碳模式”的密码。大庆炼化将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领域,大力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,新建523.2千瓦光伏发电装置,配套实施聚丙烯酰胺N6线电加热器改造工程,并正式投用大庆炼化首个光伏示范项目。该项目年发电量约91.87万千瓦时,可节约83吨瓦斯气,减排二氧化碳225吨。

全链协同

深挖降本增效“富矿脉”

大庆炼化将供水水源由地下水调整为中引水厂地表水,改善新鲜水水质,提升脱盐水装置运行效率,今年前7个月,制备脱盐水用新鲜水同比减少21.7万吨。这是公司深化降本增效的生动缩影。

大庆炼化持续深耕水资源循环利用,通过污水回用装置将炼油污水及雨水进行回收处理,作为新鲜水补水,同步优化超滤系统的反洗流程与加药工艺,利用反渗透膜的优质性能深度净化,水质得到大幅提升,反渗透膜系统产水同比增加12万吨;深挖循环水场节水潜力,依据氯离子浓度和电导率数据,实施“大排大换”置换方案,并利用变频风机智能调控系统,精准控制循环水温度,有效降低蒸发损耗。1至7月,新鲜水用量同比降低28.52万吨,节水量同比增加11.75万立方米。

大庆炼化始终将低成本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,以硬核举措破译节电“密码”。巧妙利用峰谷电价差,从紧严控用电总量及最大需求量,科学调整生产节奏,精准实现“避峰就谷”,用电成本节约467万元;聚焦设备运行效能提升,针对空冷设备开展专项维护,完成291台空冷管束的清洗任务,提高设备换热效率,显著降低装置电耗。1至7月,公司共计节电697万千瓦时。

成本控制的第一道关口是采购。大庆炼化精准把握市场价格波动周期,构建全维度价格对标体系,甄选高性价比的优质供应商,制造商直采率提升至88%,达到历史最高水平。依托物资采购管理平台与使用单位、监督部门实时共享信息,结合需求优化采购频次和批量,推动采购成本由“最低化”向“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化”转变。今年前7月,物资采购资金节约率达13.39%,节约成本3000余万元。

68b0fdffb999d.jpeg